山西农大第五届道德模范申报材料
——职业道德模范参选候选人农学院张仙红
张仙红,女,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她始终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身体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将教师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努力为学校的发展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受到学生和同事的一致称赞。
一、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多年来,张仙红教授始终以严谨治学,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履行教师的这一职责。她深谙“生有涯而知无涯”的道理,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平时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满怀激情讲好每一堂课,课后耐心辅导,答疑解惑。她所带课的班级,都建立了教学交流微信群,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和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她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效果,解决实验中供学生解剖的“昆虫”不足的问题,她不辞辛苦到田间地头采集标本,这种敬业精神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敬佩和赞扬。多年来,无论是给本科生讲授的《园艺昆虫学》《植物病虫害防治》,还是给研究生讲授的《昆虫病理学》《昆虫学研究进展》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专家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经常深入到农村生产一线,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她带领她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害虫生物防治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果。近年来,她先后承担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在《昆虫学报》《菌物学报》等国家一级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同时,科研活动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绩意味着辛勤的付出,每个周末她都要来到实验室和学生探讨实验进展和完成情况。
二、教书育人,践行教师品德
张仙红教授经常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等可贵的品质。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始终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材。她坚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严以律己,率先垂范,时时处处都做到为人师表,一直用她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师德情操去感染、影响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工作中她有学者风范,生活中她是道德模范。她与农村婆婆同屋和睦相处二十多年,婆婆卧床两年半她送药喂饭,端屎端尿,没有任何怨言,面对邻里的称赞,她总是淡淡一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学生说:“老师,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我们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师德之魂是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学生总是和颜悦色,微笑面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点进步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为了树立学生勤勉、敬业、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她经常和他们谈理想、谈人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科学规无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她总是用自己真诚去耐心开导,深情关爱和热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当学生在科研中遇到困难,甚至泄气退缩时,她积极鼓励并帮助其攻破难关。有一个研究生,因母亲患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想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她了解后慷慨解囊,每学期都为该生提供生活费。后来,这位学生不仅顺利毕业,而且考取了博士。
三、无私奉献,倾心教学管理
张仙红教授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担任农学院昆虫系系主任十多年以来,认真负责,踏实工作,任劳任怨,服从安排,圆满完成了学校、学院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院的领导下,她组织带领全系教师,先后完成了植保专业教学评估、制定实施了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植保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植保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计划。完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她为人谦和,与同志们打交道总是带着微笑,热心周到。无论是自己工作份内的还是份外的,她都积极参与,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她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但毫无怨言。
她那种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她是一位好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