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报(2022年12月23日第6版)
报道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过去“面对面”的国际交流工作按下了“暂停键”。在“与疫同行”常态化阶段,以人员流动为核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近乎停滞,然而,智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运用让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等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阻隔。2022年,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线上出国(境)培训项目应运而生。11月中下旬,在科技部与山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农业大学分别举办了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下的科技创新攻关专题、“物联网+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高粱种质资源利用、育种及生产管理技术3个主题的线上出国(境)培训。“足不出境便知天下技”,近400位学员借助“一根网线”就能学习到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不同农业领域的先进实用技术、生产技能、教学科研经验以及相关业务知识,成效显著。
三场培训,累计16天的日程,96个学时,200余份学习心得。各位学员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培训的收获与体会。
为确保培训实效,培训从主题、目标、内容、对象、形式、成果、机制等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山西发展定位和学校重点工作,在征集各学院意向的基础上,确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物联网+现代农业”、作物种质资源培训方向。在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与“国际有影响”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课程从理论知识、战略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安排了不同国家不同主题在农业农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学员们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形成了“最大共识”,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习增动力、提效能。
培训在授课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通过教师直播教学和录播教学相结合、听课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师生互动与问卷反馈相结合,增加了线上培训的生动性和灵活性。特别邀请的14位海外高校专家、教授及行业内知名人士克服时差等困难为学员们授课。他们当中既有理论水平较高的“大学者”,又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干家”,授课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激发了学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及所学课程,针对各自研究领域的堵点、痛点问题与授课老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和热烈讨论。学员们一致表示,此次培训内容非常开阔眼界,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收获颇丰。
此次培训是学校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学校优势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际交流模式的改变引发了不少学员对“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有学员认为,这种出国(境)形式的创新,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种不出国的“虚拟流动”似乎更适合后疫情时代,利用网络论坛、视频会议等完成课程学习、撰写论文,从而达到与出国相似的效果。学员们开始关注到了本国学生课程改革和跨文化学习,思考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推动学校的“在地国际化”发展,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服务于乡村建设的人才。
报道链接:http://lmkj.kydtw.com/Html/2022-12-2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