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第16期,“人物——代表风采”栏目,以“在履职中感受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律动”为标题,宣传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农学院副院长马瑞燕教授履职故事和感受。
原文如下:
“在履职中感受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律动”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
“担任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我参加了委员长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座谈会,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培训和视察调研活动等,感觉深层次参与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等工作中。”
25年坚持农业一线教学、19年持续探索教学改革,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马瑞燕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继续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长期关注高等教育和农业发展,深入基层调研,建言献策为民解忧,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与此同时,她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某些方面的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近日,本刊记者对马瑞燕进行了专访。她告诉记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人大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我十分荣幸。每一个创新都是人大工作在新时代的律动,让‘人民当家作主’更真、更实、更入人心。”
“面对面聆听委员长的要求和期望,备受鼓舞!”
“有机会面对面聆听栗战书委员长对人大代表履职的要求和期望,并在会上提出建议,别提多么幸运和激动!”回想起2018年10月25日第一次参加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马瑞燕依然心潮澎湃。
“委员长以‘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为主题向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期望和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鼓足了劲儿。”
她回忆,56位代表在座谈环节纷纷发言,委员长同大家热烈交流,深入讨论。原本两个小时的议程接近尾声时,委员长亲切地说,也要给坐在两边的代表发言机会。坐在会场一侧的马瑞燕积极举手,获得宝贵的发言机会。
“我主要就加强高等院校涉农专业贫困生减免学费力度的建议进行发言。尽管时间紧张,委员长依然十分耐心地听完。会后,工作人员留下了我的草稿。没有想到,建议受到重视,建议的办理和答复十分及时、全面。”
据马瑞燕介绍,会议召开后不久,委员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就主动与马瑞燕电话联系,进一步询问意见并沟通建议办理情况。教育部、财政部相关部门人员主动与她进行电话联系,就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下一步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入讨论。马瑞燕表示,作为长期关注贫困生尤其是农业高等教育领域贫困生的人大代表,看到建议办理有效推进,内心很欣慰。
“委员长与全国人大代表的座谈会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工作方面的首次尝试。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近距离接触委员长,聆听委员长的讲话,受到很大鼓舞。”马瑞燕说,“座谈会让民意‘驶上直通车’直接来到人民大会堂,我们认为是巨大的进步。”
“利剑出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是真检查!”
“最大的感受,是执法检查组的认真、敬业。”7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山西开展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马瑞燕参与了此次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日程十分紧张。实地检查、座谈、赶路,每天都马不停蹄。检查学校和座谈时,检查组成员仔细向相关负责人询问,必要时连续追问,不放过一个疑问。短暂的吃饭时间和路途空当反而成了宝贵的交流讨论时间。”马瑞燕说,“尤其是检查第二天,检查5所学校并座谈,中间还从太原辗转临汾,强度很大。”
马瑞燕介绍,执法检查组将在高校实地调研和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紧密结合,综合考察国办、民办,大学、专科、职业等各类型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各部门落实法律情况,十分系统、全面。“本次检查的四个省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在全国并不是数一数二的。这样安排,相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看到更多有代表性的、真实的问题。”
执法检查中,一些细节让马瑞燕印象深刻。“无论实地检查还是座谈,检查组领导询问相关人员情况时,有时突破介绍人的思路,针对某些问题连续发问,甚至不断追问,问得介绍人脸红出汗。”“16日刚到太原,听到执法检查组在吃饭时商讨‘除了规定动作,我们能否有其他检查方法’。很快,检查组确定了小分队,以及另行调研的两所计划外高校。”
“一路跟下来,我认为执法检查组的工作十分接地气,发现不少高等教育领域困扰许久的问题。”马瑞燕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高等教育法修改实施一年之际开展执法检查,是对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回应。‘利剑出鞘’、深挖彻查,确实是人民群众盼望的真检查。”
“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措施很实、很有成效!”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认为,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代表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工作更实、更有成效。她与身边的人大代表切实感受到,真正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工作联系,参与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等工作中。
马瑞燕向记者细数了当选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履职工作。
2018年,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并参加委员长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2018年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山东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今年参加在山西开展的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都与马瑞燕的工作密切相关。与古小玉副秘书长建立联系,具体联系7次,包括他关心工作生活、代表履职情况,指导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指导学习和交流高等教育法等。此外,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培训活动,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等。
“参加委员长座谈会,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马瑞燕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从代表为民代言各个环节加强代表工作,全方位提高代表履职水平、保障代表履职效果,让我们有更多渠道以更直接的方式将群众的声音传递到中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她同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了可贵的履职机会,她十分珍惜。将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调研,当好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为‘农’代言,把乡村振兴作为终身事业”
“长期调研发现,我国涉农专业学生存在‘被学农’现象。”深知农业领域人才匮乏,马瑞燕尤其关注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马瑞燕介绍,受传统认识的限制,有些学生选不到更好专业时才读涉农专业,对专业认同感弱、兴趣低,学习研究动力不足。对此,她以“让学生爱上农学,更好培养农业人才”为己任,创建“三维互动”教学模式,惠及共19届2000余名学生,荣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有些学生因此对农业产生兴趣,坚持从事农业方面研究或实务工作,成为农业研究或实践领域的人才。这就是最大的成果。”马瑞燕说。
同时,马瑞燕在调研中发现,地方农林院校学生约70%来自农村、30%是贫困生,总人数中更有50%左右需要贷款上学。“那些来自农村、对土地有情感、对专业有兴趣的学生受制于较为落后的经济条件,难以继续深造甚至面临辍学压力。”
她多次提出加强对高等院校涉农专业贫困生减免学费的建议,希望适当为涉农专业学生减免学费,做好精准教育扶贫,更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她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今年办理这一建议并给予答复。主要通过政策倾斜,扩大奖助学金在涉农院校的覆盖面,同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提供一定资助,加大对涉农学科贫困生的支持力度。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坚持从事农业方面教学,就是让‘谷、树、人’健康成长,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马瑞燕向记者强调她多年坚守农业高等教学的理念。
也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马瑞燕坚持深入农村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同时坚持在农业和高等教学一线,躬亲实践、建言献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共提交建议25件,广泛涉及高等教育领域、农业领域、科技发展领域。其中,“关于支持山西农谷发展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建议”“关于从涉农院校专项招录优秀毕业生充实‘三农’工作队伍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多件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此外,马瑞燕围绕生物安全与生物防治等主题潜心做学问,有的科研成果成为我国农林进出口贸易谈判的主要支撑依据以及多个省市果业生物防治害虫的核心技术之一。
“农业是艰苦行业,农学是冷门专业,农业教育方面的改革也要适应形势、循序渐进。”马瑞燕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与她的沟通十分积极,他们的答复十分诚恳负责,她很满意。她相信,农业是最广阔的天地,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新型农民将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农村也将成为安居乐业和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