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山西日报宣传我校毕业生尹超援非农业发展故事

5月21日,山西日报以《沙里河畔稻花香》为题,宣传我校农学院生物信息032班学生尹超援非农业发展故事。

尹超,农学院生物信息032班学生,2010年7月山西农大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工作。于2011年进入山西国际公司,先后派往中非共和国、莱索托王国和乍得共和国从事国家援非农业工作。

新闻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190521/v08.shtml

山西专家在非洲教技术、做培训,中乍友谊之花绚丽绽放

沙里河畔稻花香

乍得,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至今仍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粮食远不能自给自足。当地居民逐水而居,在母亲河—沙里河两岸耕种、放牧,繁衍生息。中国援乍得农业第6期项目组的两个工作点就位于沙里河畔的美得肯村和支流洛贡河畔的科洛波村。

5月,科洛波村的旱季水稻示范田已进入孕穗中期,长势喜人,周边村民纷纷前来参观取经。300公里之外的美得肯村正在进行抽水泡田,即将开始育秧。项目组成员走村入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热福埃村农田主任盛赞:“现在村民们欢迎中国专家到访的热情远远超越了非洲40多摄氏度的气温。”

传授技术 兴起农业技术革命

2017年9月,山西国际公司派出的援乍得农业第6期项目组共12位专家踏上了非洲大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先进的种植技术及机械设备,和中国人民的深情。

项目组组长尹超,今年36岁,2010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就一头扎进非洲,先后在中非、莱索托等国家执行援外任务。他和项目组的技术专家反复察看土地情况、研究种植方案,想要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方法。

根据乍得的气候条件,项目组分别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了2公顷旱季水稻高产示范栽培、12公顷雨季水稻高产示范栽培、22个水稻品种的引种对比试验、蔬菜高产示范栽培等项目。通过走访,项目组确定了19个示范村及46个示范户,集中开办8期水稻高产技术培训班,并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就水稻各生育期管理措施进行现场培训和针对性指导,数以千计乍得居民受益。

在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高标准建成12公顷的水稻示范基地,2018年单季产量达到9000公斤/公顷,比当地平均产量提高了65%。

随着产量的不断上升,前来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的当地民众和政府部门络绎不绝。项目组趁热打铁,举办了“中国援乍得农业第6期技术合作项目现场观摩会”,中乍官员、周边村庄的村民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专家”和“中国技术”声名远扬。

一场由中国农业专家带动的农业技术革命在乍得悄然兴起,农作物对比试验示范与研究、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维修水渠 打通灌溉生命线

传授技术、赠予稻种、培训农机手,项目组成员与当地居民一起在田间劳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美得肯村36岁的布莱因说:“中国专家们不仅教我们种水稻,还开车送病重的村民去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很感谢他们,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修水渠是项目组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乍得的旱季,经常连续几个月不见一滴雨,草木枯槁、土地干裂,水渠成为农田灌溉的生命线。杜几亚干渠跨越2个村庄,因年久失修,无法顺畅地将河水引入水渠两侧的30公顷农田中。项目组全体人员顶着烈日,设计方案、推敲细节。当地40多摄氏度的高温,考验着大家的体力与意志,也考验着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拖拉机、推土机、挖掘机等用不了多久就得加水。尹超告诉记者,风沙打在人脸上,刺痛无比,沙尘无孔不入,渠上的每个人都成了移动的“兵马俑”。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18年3月,杜几亚干渠维修竣工,沿线稻田恢复了生机,稻农脸上重见笑容。之后项目组又应邀为阿莱亚村修复了一条损毁极其严重几近报废的支渠,为美得肯、昂背洞、达卡、阿派里拉等4个村庄及周边庄园、种植园提供了修渠技术指导。“中国水渠”成了项目组的又一张“金名片”。

古老的沙里河畔,随着河水缓缓流淌,淡淡的稻花香飘香两岸,中乍友谊之花绚丽绽放。(山西日报记者 晋帅妮 本报通讯员 米 扬)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