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有没有轻简实用、省工省力的抗旱播种保全苗技术?
答案是:有。这项技术就是2023年被农业部列为十大重大引领性技术——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抗旱保苗艺机一体化技术,是由我校王娟玲研究员带领的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团队多年来研发的重要成果。
![](/__local/3/19/96/1B375B691157E08E7B4986F5FC6_10A3DD33_28F85.jpg)
姚继广、廖允成与团队成员交流探墒播种技术
重旱之年,探墒播种技术大显身手。5月27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我校党委书记廖允成、晋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以及榆次区种植大户、农机手到晋中李坊基地视察和观摩了玉米探墒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的抗旱保苗效果,团队现场演示了探墒播种机如何调整和作业,讲解了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姚继广副厅长视察后,当即要求榆次区要尽快将此项技术推广应用,解决未播种农田的播种问题。
![](/__local/7/0A/65/91A6AE0FFCDE88074BEBA7D92EA_B09FC1C6_6FF8.jpg)
晋中李坊基地降雨情况(2023/9/1—2024/5/20)
![](/__local/A/E2/53/3C3671CE2C9B9E7FC8E031155DD_ED0BF6BB_445F5.jpg)
![](/__local/4/96/F5/7F9857D356AC1F26A73BA09657C_AEB4D2CB_7BE4A.jpg)
干土层达到了10cm以上
![](/__local/5/6D/3E/06402EB4B2631983B94603BB99B_61B36440_5E2C3.png)
表墒不足,旋播方式缺苗断垄
晋中榆次区属于半干旱区,干旱少雨是区域农业生产最大的风险因素。受厄尔尼诺影响,区域在2023年秋至2024年春播期间,降雨量严重不足,形成了多年不遇的重度旱灾,影响了区域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据气象数据统计表明,晋中榆次区从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5月20日,降雨量仅有41.1mm,较常年减少60%以上,期间仅有一次有效降雨11.1mm(2023年11月5日),加之春播播种期内(4月20日—5月20日)没有一次有效降雨,造成土壤表墒严重不足,干土层逐渐增厚,旱情越来越重。4月25日左右榆次区农田土壤干土层达到了4—5cm,5月2日左右干土层达到6—7cm,5月10日左右干土层超过了10cm。重度春旱发生影响了晋中榆次区春播玉米的播种和出苗,5月23日对区域内已播种农田进行了大面积出苗调查,4月25日前播种的农田保苗率平均在70%左右,5月1日以后播种的农田保苗率平均在40%左右,部分农田玉米保苗率不到10%。目前晋中榆次区超过了5万亩农田因干旱仍然没有播种。
![](/__local/8/B4/17/09B0AFD22904DA76098E5F2EA1F_5B0634E8_1F317.jpg)
5月9日干土层10cm下探墒播种机抗旱播种
![](/__local/8/6F/E5/347148251C34BAC08FAF4DB8A50_78ACD234_1E6E4.jpg)
探墒播种机作业后效果
![](/__local/0/FC/07/C193946462CAFFDD52C8E4C34BF_628EDF4D_37F2B.jpg)
![](/__local/6/09/F9/2D673F4A682F2E08CC51E47FB03_DC1A51A5_2AA50.jpg)
5月23日探墒播种技术出苗效果
![](/__local/6/FE/51/65AF92235D860D6C4549CEAD0B0_5CF0DBBA_672DD.png)
5月23日(左)、5月26日(右)探墒播种技术出苗效果特写
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农业试验基地位于晋中李坊村,2024年也遭遇了重度春旱,为助力区域抗旱播种,团队在试验基地开展了探墒播种保苗技术示范工作。2024年5月9日,示范田干土层达到了10—12cm,团队采用研发的4行玉米探墒播种机豁开表层10cm厚的干土,将种子播种15—16cm处的湿土上,播后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9—10天后安全出苗,保苗率达到了90%以上,抗旱播种保苗效果非常显著。当地老百姓看后都说这些技术太好了,不用补水就能出苗,既省工又省力,还能抓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