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A/01/18/515B7E262D6A6B5E6B995279D13_0EC4D424_B20ED.jpg)
召开实打实收现场会
6月5日,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农村局邀请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对我校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攻关团队研发的“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烟农1212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实收小麦“烟农1212”面积11.78亩,获得亩产690.57公斤的好成绩。校党委书记廖允成前往实打验收现场,全程参与验收。
![](/__local/4/72/F7/8B607EEA7D3D9B90D5084D1230E_6DD367F8_7A9A0.jpg)
![](/__local/6/05/D2/3BF124B098CD09088C5CCE696C6_854A3A32_9E948.jpg)
现场观摩
![](/__local/C/16/E4/54AE2CDB29A927A93DD4AD8CB4F_20BE2B7A_C8CAA.jpg)
![](/__local/A/A9/F9/19F74BED19D87979E12AF18802F_14D1EB29_8B919.jpg)
现场实打验收
现场实打验收由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山东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振林教授担任组长。来自湖北农科院作物所、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国家小麦体系山西试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的7位专家在听取项目组对该技术研究应用情况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在示范区随机用联合收割机收获11.78的连片田块,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收获后丈量面积,称重并计算产量,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实收籽粒鲜重8560公斤,现场实测籽粒水分含量17.32%,去杂3%,经过严格的面积核实、称量、扣除水分和杂质后,平均亩产690.57公斤。
王振林教授说道:“测的数据达到(每亩)690公斤以上,在成方连片10亩以上达到这个产量也是相当可观。我们现在的平均产量大约是在每亩400公斤,比平均产量高出290公斤,这数据相当之大,这就说明我们这个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大面积单产提升它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该技术不但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也受到当地农户的一致好评,山西永济小麦种植大户王强说道:“咱这块地近两年一直产量在500到550公斤,但是今年有这个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这个产量达到了690公斤以上,确实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__local/0/B6/66/4BF850F1D34E44DE7A2F2A4A98A_2B743A63_A9575.jpg)
![](/__local/0/1F/3E/F84F242ED07D99046E4830295FC_BC05A4F6_958BD.jpg)
收割现场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攻关团队通过优选品种,优化整地与播种质量,精准高效地进行水肥管理,优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研发集成了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冬小麦—夏玉米“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今年该技术在永济董村农场实施大面积示范,示范面积1000亩,高产创建核心区160亩,此次示范真正实现了让技术从专家试验田走向农民生产田,充分发挥了“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产量潜力,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宣传统战部 程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