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省“两会”期间,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牢记人民重托,尽职建真言、踊跃献实策,展现出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我校省人大代表杨武德、杨富,省政协委员刘文忠、李捷、付宝春、高志强、杜俊杰、韩渊怀、杨治平参加会议,大家认真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履行责职,就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围绕“农业特优高效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功能农业”、“山西农产品品牌”、“特优果树种植产业发展”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强的建设性意见,展现了我校代表委员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良好形象。
省人大代表、我校原副校(院)长杨武德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表示,山西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就是直对产业、直对生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入新时代,学校致力于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通过两个方面融合到新农科建设中。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发挥农科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作用。此外,围绕乡村振兴中的科技需求,正在通过科技研发,获得科技成果,推广到农业产业里,努力让我们的科技成果尽快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农业产业的效益提升上发挥作用。
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省人大代表、我校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副主任杨富在接受《山西晚报》采访时指出,要尽快打造一批符合我省省情,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高标准种植基地,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基地入选,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加大对入选“三品一标”基地的宣传力度。
省政协委员,民革省直山西农大主委,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刘文忠在副省长贺天才参加的农业农村委小组讨论中做书面发言。他提出《关于加强牛、羊良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的建议》,建议是,一是科学引导,技术支撑,提高牛、羊生产水平,要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二是整体联动,项目支撑,构建牛、羊种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牛、羊新品种。三是要统筹规划,靶向重点,完善牛、羊可持续繁育体系。加强投资,全面提升原种场、核心场、种公畜站设施装备条件和品种测试(测定)能力,完善系谱登记和遗传评估体系,开发和建设育种数据库和育种软件,提高信息化水平,保障良种的源头生产;加强建设,打造牛、羊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扩繁场,保障良种的持续供应,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就如何全面提升“山西农产品”品牌含金量充分体现山西农产品 “特”“优”品质和价值,省政协委员、我校园艺学院院长李捷接受《山西日报》采访时表示,一要出台奖补政策,鼓励专业团体、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团体发挥专业力量,重点围绕山西小杂粮、山西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设施标准化、生产加工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来制定高标准的“山西标准”;二要培育扶持龙头农业企业率先贯标“山西标准”,用优质优价来争夺市场主动权,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话语权;三要引入社会团体等力量,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举措打造优质农产品“山西品牌”,抓好市场运营、授权管理、标准控制及品牌推介,在市场上形成“山西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全面提升“山西农产品”品牌含金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我校果树研究所所长付宝春对推进黄河流域特优果树种植产业发展在《山西日报》建议,要加快制定该区域果树产业发展规划,并把其纳入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纲要;加强以生态修复治理为核心的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推广农艺节水措施,为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保障;加强道路交通、互联网信息网建设,加大产业链后端支持力度;加大优势特色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研发力度,通过选育新品种、集成新技术、推广新模式,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沿线农民群众收入。
打造全国功能农业、功能食品创新高地,以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农业,是落实质量兴农、乡村振兴、调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农业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的需要。省政协委员、我校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院长高志强在接受《山西日报》采访时表示,要围绕特色作物功能性定向生产、功能性种质资源挖掘、功能性食品创制三大农业问题,在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掘山西农业的“特”“优”资源,开展营养健康功能农产品精准化、标准化生产,挖掘作物高产、优质、营养、功能新种质,创制优质、安全、特色功能食品,建立理论体系突破、技术体系先进、标准体系完善的功能农业生产体系、技术体系、经营体系。
省政协委员,民盟山西省委常委、民盟山西农大委员会主委杜俊杰在分组讨论省政府报告时建议到,一是农业上要紧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根据山西省情,利用非耕地发展木本油料,向荒山荒坡要油料,要碳中和。我省有较多木本油料作物,不仅可以为“两山七河一流域”作贡献,而且将为我国油料紧缺问题贡献山西力量;二是在教育上,要支持山西农业大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另外,省政协委员,我校农学院教授韩渊怀的提案《关于推进山西高粱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关于继续加强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的建议》被接受采纳。省政协委员、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治平提出了关于支持山西省棉花产业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