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合署改革一周年】(17)将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校院合署改革后,学校决定组建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将有机旱作农业列为校“十四五”重点工作,配备了先进设备,充实了科研团队,给研究院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横向拓展纵向深入,探索新路子

俯下身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研究院承办的“山西省首届红高粱庆丰收活动”在山阴县顺利举行。期间,与会的有关企业、合作社及乡镇村负责人和农民朋友共200余人,一同观摩了研究院任志强副院长研究团队实施的节水抗旱、秸秆归垄高粱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田间演示,以及其研发的“531播种”和中耕一体配套机具等技术展示,并给予一致好评。

任志强研究员在山阴讲解研发的“531播种”技术

科企合作,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解决山西能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在沼气资源化利用方面的问题,研究院与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子上,形成了“企业出题、专家答题”的良性循环,为推动研究院科企合作、横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与山西能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字仪式

聚焦有机旱作农业,构建新体系

攻坚克难,引领示范,科研创新有思路。一是率先提出了“艺机一体化”研发思路,并应用于“长城沿线半干旱区抗旱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制出了作物探墒精密播种、种下补水精播、注射式地下补水移栽、脉冲式注水移栽等9种播种(移栽)机械,在晋、冀、蒙等起到了良好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研究院“长城沿线半干旱区抗旱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非耕地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园艺作物集成技术”两个成果分别荣获山西农业大学首届“绿荣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主动担当,敢于作为,科研创新有成果。一是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涉及我省五大不同生态区域,参与单位16家约百余人,目前已形成技术模式35套,获准有机或绿色认证14项,累计推广面积174.39万亩,增加经济社会效益13981.8万元。二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华北西部补灌区春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2020年在定襄县核心示范1500亩,经专家现场测试表明,机械粒收产量较当地水平增产25.1%,主要机收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中期检查

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新高地

“十三五”时期,研究院在平台建设上取得了突破进展。是建成我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工程实验室“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获批我省首个农业部挂牌“国家农业环境晋中观测实验站”;是获批“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目前,研究院正在作为牵头单位,举全校之力,整合各优势学科及带头人,积极申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组织召开多种形式会议10余次,对申报书的初稿进行研讨交流,就申报工作咨询省内外专家15余人次,总参与人员120余人次,并积极同省科技厅对接,推进申报工作。同时,已获批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资金和校配套资金的支持,各项筹备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为申建成功奠定扎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研究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山西,面向黄土高原,创新有机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有机旱作农业,构建现代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促进我省及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粮食、食品、生态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进行时”征文选登)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晋ICP备05000473号     晋公网安备1407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