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落细“停课不停学”要求,组织思政课教师利用线上信息平台,抓紧集体备课,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有关精神,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为高质量上好思政第一课做好准备。
从2月中旬开始,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微信群里,教研室主任姚琳老师就组织老师们开启了在线备课。教研室认真讨论学校的文件要求,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要求、考核方法等具体问题作了安排,确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方案,确保线上教学既能给学生传递足够的优质学习资源,又能做好答疑、讨论、互动、考核等环节。老师们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门户,上传了教学大纲、教材电子版、教学课件、国内名师视频、主题讨论、章节测验等资源。每位代课老师将按照课表规定,准时上线,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并提早做好在线教学和返校后课堂教学两个阶段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思政课教师于国萍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要告诉学生: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我们的角色是一名大学生,更要做爱国者,爱国是一切行动的前提。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在非常时期,本着安全的原则,我们“护己即护人”,把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做到最好,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思政课教师闫文革说:“‘家国情怀’来自于每一个中国人深入骨子里的情感认同,来自于神州大地文化传统中的每一段历史记忆。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学好中国史,尤其是近现代史,让青年学生领会‘有国才有家’这一朴素道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习生活中。”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庞丽铷老师早早就通过微信发布网络学习资料,并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把“抗疫中我的思考和行动”确定为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的主题,组织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谈战疫典型事迹和心得体会,还给学生写了一封信,鼓励学生关注新闻,收集资料,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听从指挥,增强自信,吸取抗疫正能量,变不利为有益,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李伟谈到:“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目前有16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3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各国政府和人民通过各种方式纷纷给予支援、加油和点赞。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积累了经验。”
针对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思政课教师翟中杰说:“在这一特殊时期,线上思政相较于线下思政更具优势。网络思政课程应优先做好师生互动。在网络非面对面条件下,教师原有的制度性权威大大降低。思政课教师想要真正取得教学效果,就不能仅扮演视频录制者的角色,更要充分考虑学生上课体验,大幅增加师生网络互动时间、创新互动方式,以互动式教学提升网络思政课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冬冬安排,本学期共开设3门思政课,大一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二年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最近这段时间,学院积极落实教务处的安排,组织思政课教师认真备课。从3月2日,将开始超星、智慧树线上授课,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辅导、判阅作业等。下一步正式开学后,我们还要组织好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用15—20分钟时间开展“战疫小专题”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宇雄强调,思政课应及时融入战“疫”元素,积极做好“三个讲好”。一是讲好全国一盘棋的战“疫”部署和行动,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说明了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我们要以此更加坚定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二是讲好广大战“疫”一线人员的大无畏精神,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不畏牺牲、负重前行的民族。我们要以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讲好大学生在战“疫”中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青年一代是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代,是能够担当重任的一代。我们要以此强化大学生的使命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