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求”,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统一”,这为思政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如何讲好这门最难讲的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自2012年起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台,主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学校学院的帮助下逐渐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增强理论思想性、创新教学形式、开拓第二课堂,努力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大学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积极的精神风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专题式教学的模式创新,带着问题去教学,力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计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烈火重生”等十个专题;在专题中将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等都纳入专题中,拓宽研究视线,用逻辑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通俗化;在听课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融入历史产生思想共鸣,如“当你穿越到清朝末年,你会过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维新派的骨干成员,请草拟一份变法大纲”等;在专题授课中,努力用学理支撑政理,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关照现实,以真情换取真信,并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探索创新教学形式,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传统观念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以静态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青年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主动性。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运用“3+2”教学模式、情景演示、话题讨论、课外实践、新媒体运用等多种形式,增强课堂互动环节;在教学互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要与学生认知特点、接受方式、成长需求合拍,比如,讲到中国为什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采用“3+2”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课下通过大量史料和对比自己找寻答案,在课堂上五分之三的时间教师讲解,剩下五分之二的时间组织学生展示观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通过查找资料、观点展示、集体讨论,让学生沉浸历史其中,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把思政线下课堂与网络线上课堂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网络线上课堂以新媒体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让学生能够观察到课本背后更广阔的现实世界。例如,在讲述新时代的内涵与新时代赋予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时,要求同学们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创新中国》等视频材料;社会大课堂能让学生从理论中回归到真实现实,带着思考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每学年自己都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大学生和社会热点开展调查,完成了《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大学生志愿活动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等多组成果,通过社会调查形式,实现“问题导入、探寻根源、勤于思考、触动情感”的实践育人目标。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优秀思政教师和高质量思政教学的目标要求,感受到党的重托和岗位的光荣,更加坚定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争做优秀思政好老师的职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