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山西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颁奖项目揭晓,我校主持完成的《反刍家畜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荣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该项目由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吕丽华教授主持,刘文忠教授、石磊副教授、任有蛇副教授、刘建华副教授、张春香副教授等共同完成。
一直以来,多胎成为世界牛、羊生产共同追求重要目标之一。寻找控制雌性动物排卵率的主效基因和改善雄性动物精子受精能力,是世界动物繁殖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吕丽华教授课题组采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及繁殖内分泌学的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简称CART)在绵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上有表达,系统研究了CART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信号通路,揭示了CART的作用机理,得出了CART在牛、绵羊卵泡发育波的优势卵泡选择和排卵派遣上起决定性调控作用,从而导致牛和单胎绵羊一次发情周期只排一个卵的结论,为调控单胎反刍家畜排卵数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同时阐明了精子发生的5个关键基因(PHGPx、bcl-2、bax、caspase3、caspase8)和2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B1和 p34cdc2)的分子调控机制,发现了母源硒对后代公羔精子发生有重要调控作用,明确了山西地区妊娠母羊适宜的硒源及添加水平,为精液品质的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绵羊脂肪代谢的6个相关候选基因(UCP1、ADRB3、PPARa和PPARg、PLIN、Leptin)进行了系统研究,向NCBI GenBank国际公共数据库提交了81个影响脂肪代谢的基因组序列,为绵羊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本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7篇,其中SCI论文25 篇,总影响因子54.363,研究内容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他引次数共计115次,被SCI源期刊《Biology of Reproduction》、《Oncogen》和《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等的发表论文他引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