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移民搬迁遗留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全面开发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最终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这是我省左权、榆次近年来探索建立的新型经济体——生态庄园的真实写照。这一新颖的业态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9月28日,山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就生态庄园经济这一经济模式进行研讨,共同探讨研究山西生态庄园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推动生态庄园经济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旨在倡导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探索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寻求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的新路径。
与会专家来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国家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央党校研究室、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和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出席会议的有我省原政协副主席、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耿怀英,省农业厅巡视员赵安泽,晋中市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光堂,晋中市副市长王盛章。我校党委书记石扬令,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春明,副校长李宏全、邢国明出席会议。晋中市有关部门和左权县、榆次区、太谷县的主要领导,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贸学院的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山西日报、《中国农村》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媒体的记者来校进行采访报道。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春明主持。
研讨会上,我校党委书记石扬令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科研成果和“三农”服务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于2012年新成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我省“三农”问题,积极工作,主动出击,为全省各市县提供农业人才技术服务,也赢得了社会的欢迎和支持。近年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我校校友孙光堂带领校内外一批专家队伍,开创了农业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态庄园经济研究,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他指出,“生态庄园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在丰富完善生态庄园经济的本质内涵、发展目标,推动生态庄园的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
会上,大家观看了生态庄园经济示范县——左权县的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的专题片。生态庄园的提出者和实践者、晋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孙光堂作了主题报告。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积极发言,对山西生态庄园经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专家们认为,利用由于产业变化和农民迁移而形成的空壳村和萎缩村,吸收民营经济投资、组织无地农民加入,共建生态庄园,充分节约和利用了资源,符合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的精神和要求,“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生态庄园经济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生动体现,但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政策、资金的支持,鼓励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赢得市场认可,以此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专家们一致认为,资源整合、生态优化、动员民办、多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贫困山区发展的模式,在全国相似地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甚至对现阶段平原地区的空壳区、萎缩村的振兴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山西生态庄园经济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研讨会前,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榆次区“都市农业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也是转型跨越的示范工程——榆次明乐生态庄园,还参观了榆次区恒茂生态庄园、榆次小五台生态庄园、丰润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太谷县怡园葡萄酒庄。
本次会议由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和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共同指导,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和生态庄园(榆次)研究会主办,榆次区人民政府、太谷县人民政府、左权县人民政府协办,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具体承办。
(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