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徐锦堂研究员2006年12月回母校时为师生作报告。(资料照片)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2010年6月,国家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培养、药用植物栽培学家、我校杰出校友徐锦堂位列第一批采集对象名单。
4月12日,“徐锦堂研究员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小组专程来到我校,就徐锦堂研究员在我校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进行采集。上午9时,采集小组在三号楼会议室,以录像、录音的形式,记录了曾与徐老一起学习工作过的同学、同事们对徐老的回忆。我校校友联谊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进行了资料采集。
校党委书记石扬令在三号楼会议室会见了“徐锦堂研究员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小组一行并表示欢迎。石书记说,徐锦堂研究员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多次回校看望老师、同学,给学生做报告,为母校捐赠著作等。学校为有这样一名杰出的校友感到骄傲和自豪。感谢你们来学校开展这项工作,通过你们对徐锦堂研究员学术成长经历的采集、宣传,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的事迹,更好地激发年青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
在资料采集过程中,徐锦堂研究员在我校的同学、同事们用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还原了学生时代的他。徐锦堂研究员1951年由太原农业学校合并入山西农学院,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考入山西农学院,在我校学习、工作整七年。在大家眼里,当年的徐锦堂就是一个风云人物。他爱好体育,常代表班级、学校参加各种运动会,是百米赛跑的长胜将军;他爱好文艺,曾为抗美援朝组织剧团,并饰演话剧《刘巧儿》中的赵柱儿,在太原、榆次、太谷等地上演50余场,所得收入悉数捐给国家;他擅交际,身为班长、也曾任学生会主席的他,在五十年代那个大背景下,不分阶级地对每一个同学都很好,与他们谈心,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吃苦耐劳,从不抱怨生活艰苦,每天看起来都是乐呵呵的;在专业上,他喜好钻研、思路开阔并从不轻言放弃,在校期间就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并组织研究小组进行研究,而且就算在文革期间也从未间断过专业研究,为他之后的专业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2年从山西农学院毕业后至1954年,历任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教员;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副主任;198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药用真菌室主任;1985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他从事中药研究50多年,其中近40年是在中药种植区度过,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合著15部。退休后仍自建家庭实验室完成其未能完成的工作,共获得国家级发明奖等奖项4项,部、省级成果奖11项,除两项部级奖外,其余13项都排名第一,并获得“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国际天麻学术研讨会杰出成就奖”、2002年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特等劳模、市级优秀党员,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首批选入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学家。富裕起来的陕西和湖北药农把他称之为“活财神”,陕西勉县张家河群众自发集资,雕塑5米多高“天麻之父”汉白玉雕像,并立碑铭记,湖北利川药农集资雕塑了“黄连之圣”雕像,并立碑铭记,利川市委授予他“利川市荣誉市民”称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都发表评论说“农民集资为自己心爱的科学家塑像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个部委共同组织实施,重点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或虽不是两院院士,但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本次采集以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系统采集反映老科学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尤其是对老科学家日后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等,集中整理存储,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宣传展示工作,旨在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推动形成新中国的学术传统,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范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