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国情教育,继承和发扬先进知识分子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深入实际、深入工农,追求真理、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老教授协会、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决定于2012年举办面向全国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网络讲座。
12月26日下午,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庆棠主讲的《建设生态文明》网络讲座在北京开讲,我校在实验大楼博远堂设立了分会场。300余名青年教师和同学代表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贺庆棠教授首先指出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充满着必然性和重要性,任重而道远。他分别从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产生、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哲学基础、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基础——现代生态学、生态文明的科技与能源基础、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的林业基础、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生态公民、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现途径和建议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贺庆棠教授指出,通过这十个方面,当代大学生要充分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的现状、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如何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强调,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要牢记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是人类是大自然成员之一,人与自然界其他成员是平等、友好、相互依存伙伴关系,不是主宰者、统治者;二是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善待自然,知恩图报,不可忘恩负义,对自然施以暴力;三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定要取之有度,不可超自然生态和环境承载力;四是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准则,不可侵占属于他人、他国和后代的权益,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五是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力求效益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对环境影响最小;六是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摒弃一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急功近利行为。
聆听讲座的师生认为贺庆棠教授的报告主题突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不仅构建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框架,更引发了师生对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深深思考。广大同学纷纷表示,作为农业高等院校的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