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ediafile/news/2012/04/28/2g94u7cd0u.jpg)
4月25、26日,党委书记石扬令率领由食用菌、粮食、蔬菜、生猪、小杂粮、干水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8个产业的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赴晋城考察服务。副校长赵春明,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田晓东和有关学院、部门领导参加了考察服务。
4月25日上午,山西农业大学和晋城市政府“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晋城市金辇大酒店举行。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市委副书记冯建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淑君,副市长茹栋梅,市政协副主席陈建国,我校党委书记石扬令,副校长赵春明,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田晓东等服务团全体成员出席了签约仪式。
晋城市副市长茹栋梅和我校副校长赵春明在仪式上讲话,并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按照协议,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通过科技项目合作、人才智力合作、技术指导培训、机构设施联建,重点围绕食用菌、粮食、蔬菜、生猪、小杂粮、干水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八个产业进行广泛合作。我校选派8位首席专家和40位优秀专家学者,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晋城市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助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并将晋城市作为办学、科研、创业的基地和平台。晋城市确定8个项目小组,对口承接山西农业大学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
石书记强调,长期以来,山西农大和晋城在养殖、钙果、设施蔬菜、食用菌等许多方面都有过很好的技术合作,签字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校地双方的合作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也标志着我校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在晋城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4月25日下午,晋城市举办食用菌产业发展座谈会。石扬令书记,赵春明副校长,山西省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常明昌教授参加了座谈。常明昌教授针对晋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与市县农业局、科技局、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探讨;省蔬菜首席专家邢国明、生猪首席专家李步高、谷子首席专家郭平毅、玉米首席专家郝建平、干水果首席专家杜俊杰、新能源利用首席专家郭玉明、中药材岗位专家牛颜冰等分别与晋城市的对口项目小组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后,石书记、赵校长一行在晋城市委副书记冯建平、晋城市农委主任李天胜,泽州县委书记崔守安、泽州副县长程春明陪同下,先后深入泽州县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和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考察。石书记希望泽州县涉农企业要切实加强生产管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广科技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上档升级,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在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石扬令和晋城市委副书记冯建平、县委书记崔守安共同为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农科教产学研示范基地揭牌。
4月26日上午,石书记一行在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淑君,晋城市农委主任李天胜,高平市委书记谢克敏等陪同下,先后深入高平市凯永循环农业园区、米山镇秸杆沼气站、金田农业园区、天润农业园、华康大型养殖示范园、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绿源科技园示范园等地考察,详细了解了高平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石书记在考察中表示,长期以来,山西农大和高平市在食用菌工厂化运营、养殖、设施蔬菜以及钙果种植等方面有很好的合作,已拥有了一批合作企业、示范园区。他希望高平要利用已有的优势,在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高端农业产品上下功夫,将优质农产品企业做强、做大,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他表示,山西农大将一如既往发挥优势,继续与高平市亲密合作,把先进技术送到企业,送到老百姓的大棚,为高平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考察中,党委书记石扬令和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淑君还为山西农业大学农科教产学园——金田现代食用菌基地揭牌。
4月26号上午,在晋城市农委举办现代农业大讲堂活动中,我校邢国明教授、郝建平教授,分别就晋城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了精彩讲告。讲座中,邢国明教授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特色,发展农业的优势和限制,并就晋城市农业发展现存的多个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强调农业建设国家标准的指导性,鼓励大家对农村和农业企业进行科学引导。郝建平教授着重针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精彩论述,对于农村玉米产业发展提出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会后,与会者与两位教授进行充分交流,就自己工作中所遇问题请教了两位专家并得到满意答复。参会人员表示,两位教授的讲座,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受益匪浅。郭平毅教授等赴陵川西河底,现场指导和解决谷子播种的品种和播种机选用、整地保墒等问题。
在考察服务过程中,党委书记石扬令强调,晋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政府和企业对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认识水平高,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强,但现代农业产业投入高,每个产业的首席专家都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帮助做好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起,盲目投产,无序竞争;校地要紧密合作,建立专职、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专家教授要研究市场,引导走品牌经营之路,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公认度;要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当好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坚强后盾。(党办)
![](/_mediafile/news/2012/04/28/2jua660d14.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9ytmybd1g.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syvbqmd1r.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knxws6d1y.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iuo4cod27.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im0eqkd2d.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0lbx44d2m.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5qrijfd2z.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uc6cqtd3b.jpg)
![](/_mediafile/news/2012/04/28/2yikifmd3k.jpg)
(程旭东 摄)